《中国古代绘画名品 700-1900》特展
伦敦V&A博物馆,2013年10月26日-2014年1月19日
由V&A博物馆,Ping Pong老上海风情餐厅,
维京游轮合作展出
 

陈容《九龙图》 1244
波士顿美术馆。图片版权©2013 波士顿美术馆

V&A博物馆与中国多家著名藏馆展开了合作,如北京故宫博物院、敦煌研究院、辽宁省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和天津博物馆,在《中国古代绘画名品 700-1900》秋季特展中展出以上博物馆的精品画作。
 
此次展览呈现了世上最伟大的艺术传统之一——中国艺术的传承体系,汇聚了一千两百多年中国绘画史精华。共有七十多件画作将被展出,包括幸存的最早期中国绘画和来自其他国家博物馆的罕见精品。从僧侣、文人的小型私密作品到14米长的绢画,许多是首次在欧洲展出。
 

《高邕之像》任颐 1887
北京故宫博物院。©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

此次展览着重检视中国绘画传统中频繁出现的创作主题以及不断演变的美学特征,进而探讨中国绘画史中一贯始终的传承及创新精神。展览亦考量不同陈列空间如寺庙、宫殿、民居和庭园等,以及各种绘画装裱方式如画幡、册页、团扇、立轴(如宋徽宗的《瑞鹤图》)与手卷(如王鉴的《山水图》)等对于绘画创作的影响。此外本展也重视对绘画材料的考究,透过展示一块制作于十世纪、从青金石提炼而成的颜料与其他颜料碟,以及根据元代文献重构的绘画工具── 綳架,一窥古代绘画的工艺及传统技术。
 
V&A博物馆馆长马丁‧罗斯(Martin Roth)表示:“V&A博物馆自创馆之初已经收藏及展示中国艺术。我们对于有机会提供欣赏中国绘画巨作的参观经验,并分享这些作品背后的创作过程而倍感荣耀。其中相当一部分展品甚至从未离开过亚洲。V&A博物馆衷心感激世界各地借展单位给予我们可贵的机会展出这些经典藏品。”
 
展览将按作品时代顺序分为六个主题展出,展示不断变化的艺术风格和绘画主题。展览以唐至五代寺庙出土的绢画为开端,这些作品大多来自地理位置偏远的中国西北敦煌。其中一幅双面绘菩萨立像,在展览中得以原状挂幡形式展出,参观者可从正背两面欣赏画中神圣庄严、身着袈裟的菩萨画像。
 
第二部分展示的是宋代山水画,这一时期画家对自然景观兴趣渐趋浓厚,山水画开始勃兴。不论是壮丽的山光水色或是生动的花禽旅者,都被记录在绘画世界里,如燕文贵的《江山楼观图》卷和陈容的《九龙图》卷,后者更被视作最早描绘群龙跃腾的绘画之一。
 
十三世纪末宋元之际,一部分文人和僧人创作了多具私密性的作品,以抒发内心情感。这期间的作品不再追求写实,主题转向更加文学性的处理手法,极具文学、哲学及个人思想意味。以往宣告春天到临的梅花,在王冕的《墨梅图》轴中被霜雪遮盖,象征在逆境中的坚忍与纯洁。
 
到了明代,稳定的政权和蓬勃发展的经济令各阶层对赏心悦目的绘画需求迅速增长。画家们再度采用昂贵的颜料在绢上作画。江南地区杭州、南京和苏州相继成为画家们新的聚集之所。这时期的绘画题材亦极为广泛,其中包括历史人物、名胜古迹、亭台楼阁、珍禽异兽和奇花异草。一些绘画呼应以前的时代风格,如仇英在《浔阳送别图》卷中引用唐代青绿山水,营造如童话的世界;杜堇所绘《仕女图》卷中蹴鞠一段,则描绘了在缠足风气普及前,古代宫女们庭内踢球的活动。
 

《瑞鹤图》宋徽宗 c.1112
辽宁省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收藏

展览的最后一部分,1600-1900年,画派竞争激烈,除了跟同期的画家较量之外,超越古人也是当时画家的目标之一,较明显地表现在山水和花鸟画坛内。八大山人的《河上花图》卷长达14 米,是本展中最长的手卷,也是世界上最长画作之一。此作气势磅礴,为山人72岁时的作品,高超的水墨技巧令人叹为观止。

 


仇英《浔阳送别图》16世纪前半叶
纳尔逊艺术博物馆,堪萨斯城。摄影:John Lamberto

18至19世纪的清朝,欧洲的绘画技艺对画坛渐显影响。宫廷画家学习了西洋透视画法和明暗法,将其融入本土传统。徐扬《姑苏繁华图》长卷借鉴西方绘画的透视技巧描绘了城墙内外连绵不绝的城市景观。中国画家对西洋绘画的兴趣并不局限于宫廷。任颐在《高邕之像》轴中充分运用欧洲绘画的概念,准确地描绘眼睛从侧面所见到的型态,为中国人物画第一次用自然主义方法描绘侧面肖像。

 


在V&A展出《捣练图》,图片所有权为V&A博物馆,伦敦

展出票价:£12(可提供优惠价)。预订请访问:www.vam.ac.uk/chinesepainting
策展人为张红星,V&A亚洲区高级策展人。
 
 
桃花源的理想一定要实现
徐冰个展,V&A博物馆
2013年11月2日 – 2014年3月2日
静恩德凯共同执行
 
中国艺术家徐冰将在V&A博物馆的中庭花园(John Madejski Garden)展出他的最新作品,一个如梦似幻的世外桃源,灵感来自于中国古诗《桃花源诗》。此作品是V&A邀请徐冰专门为《中国古代绘画名品 700-1900》特展所作。
 
版权所有:徐冰工作室
 
陶潜(365-427,字渊明)在公园421年创作《桃花源诗》,描述了无外界干涉的理想状态下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徐冰由此激发灵感,设计营造出“非现实”的意境。“桃花源是一个久违的梦想,谁也不知道它是否真实存在。”(徐冰)

这个梦幻的景观布置在中庭花园的水景处,用石片搭成山,这些石片来自中国五个地区。山间布满了成群的手工陶房,涂染成各种不同颜色,代表中国不同地区的传统生活村落。例如,产自江南地区的太湖石搭配的是苏州园林式的房子,陶瓷制成的动物同样生动有趣。

该作品也融入了现代元素,来展现现代中国传统与摩登的共存和当代日常生活。一些陶房内或通过LCD屏幕播放动画,或通过灯光制造效果表现出房内人们的活动。灯光和雾化器根据一日之内不同时段自动调整光亮/雾气。

除了徐冰的作品《桃花源的理想一定要实现》,V&A还将同时展出收藏于徐展堂艺术馆徐冰的一些纸上作品,包括第一次在V&A展出的大型“新英文书法”的部分,此作品也是在陶潜《桃花源诗》书法基础上的创作。另外还有一些描绘徐冰脑海中桃花源的画作相片集,和表现新作创作过程的素描。
 
 


关系和活动
过去几年在中国境内举办的展览包括:2009年香港文化博物馆的黄金时装时代展,2008年分别在北京首都博物馆(70053位游客)和沈阳的辽宁省博物馆(六周140626位游客)的百年奥林匹克海报展。2010年,V&A数字艺术展览在北京中央美术学院举行,V&A与大英博物馆合作共同在上海博物馆举办了印度寺庙雕塑展。

V&A参加过1851年万国博览会,到了现代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也非常活跃。2009年就已在V&A展出了英国馆的设计。我们也非常自豪,能够与上海世博局、上海博物馆和国际展览局(BIE)在其中两个展览上展开合作。

 

V&A与中国艺术
V&A是拥有最全面、最重要中国艺术收藏品的西方博物馆之一。它汲取了第一批中国1852年的文物。如今,V&A拥有超过15000件中国藏品,涵盖了中国艺术的各个分支,包括陶瓷、玉器、金属制品、漆器、纺织品、家具、雕刻、象牙制品、竹制品、犀牛角制品、玻璃制品、绘画、手稿和印刷品,囊括了公元1500年以后末代中国封建王朝时期的实用艺术作品。V&A仍在继续收集并积极关注优秀的当代艺术与设计作品。